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队开展期末教研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董绿英 )2019年1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在达理楼402会议室开展本年度期末教研活动。该院院长左妮红、学院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左妮红首先对2020年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任务的实施进行了介绍与部署,她向各位教师展示了区外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作品案例,指出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强调教师们要站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根据学生与心理教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学知识、心理自测、在线问题回答等,把心理健康教育从线下推到线上,切实发挥课程服务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杨丽丽介绍2019级新生心理普查情况,并对调查方法、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团队兼课教师刘玉芳、韦雅琴作补充发言。她们根据新生心理普查,介绍了对学生进行约谈、咨询的情况,同时分享了各自的咨询经验,提出了一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与建议。通过三位老师的介绍,使团队任课教师对学生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增进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促进课堂教学策略的改进。
随后,现场进行说课与教学课例分享。本学期新任课的教师范海静、刘永华先后进行了说课,她们通过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几个环节,向与会老师介绍与分享了她们在各自班级的教学情况;团队负责人董绿英,专任教师曾昭武、安华平分别对两位新授课教师的教学课例进行点评,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其他与会教师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真正达到了交流、分享、促进课程教学改进与提升的目的。
董绿英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随着学校学生生源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学校推进“双高”建设重任,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应不断探讨改进。同时,她还对期末课程教学材料的电子与纸质内容的撰写要求、上交的具体事项作了说明。
整个教研活动凝聚了教师智慧,积极探索了适合教情、学情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拓宽了各位教师的视野,为任课教师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教研活动中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师们的精彩发言与清晰的课程教改思路,对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进,以及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左妮红参加会议并发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杨丽丽介绍2019级新生心理普查情况
团队兼课教师刘玉芳作补充发言
课程新任课教师进行说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