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广西“三月三”民族文化沉浸式体验日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党委宣传部 陈俊如 李卓 图/匠子创意工作室 胡恒通 黄紫琳 杨嘉慧 董婷)"咧——" 一声清亮的山歌声穿透,匠心书院回荡着古老的韵律。3月20日,由我校主办,柳州市鱼峰区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柳州市鱼峰公园管理处,校党委宣传部、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歌飞三月三·非遗薪火传”——民族文化沉浸式体验日活动在我校匠心书院举行。
我校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吴兆辉,柳州市鱼峰区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黎萍,柳州市鱼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廖洁和鱼峰歌圩山歌团队,留学生代表、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与广西山歌非遗传承人围坐一堂,用歌声、舞步和指尖技艺,共同编织着 "广西三月三" 的文化锦缎。
非遗课堂:山歌里的千年密码
"中央召开党的二十大,我用山歌来传达,党为人民铺富路,惠民政策进万家……" 活动现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陆连芳采用原创山歌旋律,融入自创歌词,用清甜的嗓音唱响广西地方山歌,现场近百名观众瞬间沉浸在婉转的旋律中。在山歌讲座中,陆连芳不仅讲述了山歌从 "嘹歌" 到 "柳州山歌" 的千年演变史,更现场传授了 "四句七言"、 “平仄搭配”的山歌创作技巧。
据悉,陆连芳于2013年参加“广西歌王”大赛,获得“广西歌王”称号,2014年被授予“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24年3月打造的弘扬传承特色非遗文化工作品牌“壮族山歌代代传”工作品牌被授予“广西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品牌”。
当陆连芳即兴编唱 "星星最亮是北斗,人间最美是柳州,鱼峰歌圩传天下,歌海花城人爱游" 时,在场的观众无不被柳州山歌深深打动。学生们的手机镜头记录下这动人瞬间,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志龙感叹道:"原来山歌的歌词和旋律可以自己创作,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互动狂欢:百人共舞传薪火
匠心书院的大厅里,悠扬的山歌旋律如清泉流淌,鱼峰歌圩的山歌手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即兴对唱的形式演绎着壮族传统歌谣。青年歌手们用歌声讲述着柳州的山水故事,老艺人则用颤音与转调传递着古老的智慧,现场观众随着韵律轻轻击掌,手机闪光灯汇成星海。
百人围成的同心圆随着鼓点缓缓转动,鱼峰歌圩的山歌手们带领大家跳起了侗族多耶舞,"耶啰耶 ——" 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欢腾的音乐声,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师生和山歌手手拉手齐跳多耶舞,一起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跳竹竿区传来阵阵欢笑声,两根竹竿在竿手的合击下开合有致。学生们排着队挑战 "梅花桩",虽然频频被夹住脚踝,却依然乐此不疲。现场传统的抛绣球活动更是燃起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不同肤色的青年们凌空争抢的矫健身姿,让非遗真正"活"在了青春的热血里。
指尖匠心:绣球里的文化传承
在手工环节,非遗老师指导学生拼装绣球,将12片花瓣比作一年12个月,用红黄蓝绿紫象征五谷丰登,花瓣两两缝合为半球,填入棉花,再以“品”字形拼接成完整球体。学生们捧着亲手制作的绣球,与山歌手们合影留念。
“这场活动增进了我们对广西三月三的了解,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把这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活动结束后,来自壮族的大一学生赖宣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悉,匠心书院在每年的广西三月三节日期间,都会举办民族文化体验,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山歌,了解“广西三月三”。今后,匠心书院将继续结合其文化育人理念及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趋势,持续举办类似活动,如山歌教学、手工艺品制作、民俗互动等,以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接世界文明的纽带。
活动现场
陆连芳讲述“山歌里的千年密码”
师生体验竹竿舞
部门网站审核:一审 李卓、二审 钟莎白、三审 杨琳
学校网站审核:初审 党委宣传部 陈晨、终审 党委宣传部 罗世华
用户登录